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> 具体分析溶氧仪的技术原理

具体分析溶氧仪的技术原理

更新时间:2022-11-17 点击量:393
  溶氧仪可以用来测量现场或实验室内被测样品水溶液内的溶氧含量。由于溶解氧是水的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,因此溶氧电极可广泛用于各种场合下的溶氧含量的测量,尤其是养殖水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现场测量。
 
  溶氧仪的技术原理:
 
  在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中如果需要测量水或溶液中所溶解氧的浓度,常采用克拉克(clark)法。由于该法可直接将待测参数转换成电信号,测试响应灵敏,便于实现连续在线分析,因而应用十分广泛。由于选择的阳极材料及电解液不同,克拉克法又分为电化学极谱法和Gavanic薄膜电流法。
 
  极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阴极为金或铂电极,阳极为银电极(Ag/AgCl参比电极)。电解液为KCl溶液,直流电源电压0.65~0.85 V。当将阳极材料改用铅,电解液换成KOH溶液,即为Gavanic法。Gavanic法与极谱法相比,由于阳极铅的氧化反应更迅速,因而测试读数更快捷,且无需极化,多用于实验室一般分析,注意使用中应频繁应进行维护保养。而极谱法使用前必须进行极化,但无需频繁维护,特别适用于连续过程的在线分析。
 
  溶氧仪的标定:
 
  测量前用饱和湿空气(或平衡水)对溶氧仪进行标定。若测量值与用亨利定律计算的理论值相吻合,则可以使用,否则应进行检查。用亨利定律计算出常见压力、温度范围内的水中氧饱和溶解度。